中南大学教授、博导颜爱民:以国学教育立根铸魂 以现代教育学技致用

发表时间:2022-07-29 16:59

近期,南京玄奘寺事主吴啊萍供奉日本战犯问题尘埃未定,席卷全国各地的日本夏日祭中国活动引发了全国人民的激烈讨论,也再一次被赋予“民族伤痕”的脚注,又一次证明我国面临着外来文化入侵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举行了第49期国学与教育(管理)高峰论坛暨第8期乡村国学教师文化素养提升班,以期为广大教师和青少年培养民族平等和自信的态度。在开班期间,我们也采访到了中南大学教授/博导、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颜爱民,他从国学教育、现代教育和文化自信的视角,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出谋划策。


三、以国学教育立根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说:“民族文化的基因是中国梦的魂和根。”

颜爱民认为,中国的教育肯定需要国学教育,但是不能照搬传统文化,而是立足中国实际,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之精华,同时参照国外教育的有益经验,才能搞好中国的现代教育。


当谈及国学教育的优势时,颜爱民说,中国学习西方的现代教育时间很短,是从废除科举制度后,重新学西方的教育体系,仅仅100多年的时间。在这以前,全面推行的是国学教育。国学教育是伴随着中华民族漫长的5000年文明而形成的教育体系,它是适应农耕文明的生存范式,最大的优势是解决怎么从一个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问题。


由于国学教育是一种成人的教育,这种教育体系本身非常成熟,是一个社会的根基所在,一个人的立身所需。但是,技能教育和科技教育不是这个时代的需求,肯定会缺失。


二、以现代教育学技致用

颜爱民说,世界的现代教育起源于十八世纪,整体发展时间较短,它是从工业文明萌芽开始,逐步建立起的教育模式。


现代教育与时代发展、时代所需匹配,重在知识、科技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和优势不可替代。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过去农耕文明时期,人们是靠自然力来生产、生活;到工业文明后,是靠人造动力、科学技术驱动。


时代的生存方式在变,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也必然要掌握知识与技术,要进行现代教育。现代教育注重的是学以致用,其重要性不可否认。但是现代教育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有太强的功利性,导致在人文精神和成人教育方面缺失,根基不稳。


三、以融合教育相得益彰

“现代教育和国学教育是一种互补关系,要走融合发展的路子。”颜爱民说道。


他认为,中国把科举制度废除,甚至喊出“打倒孔家店”,转向现代教育模式。如今回看,这一举措矫枉过正,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教育,甚至过分迷信现代教育。全球的现代教育走到今天,需要一种理性回归,需要与人文教育进行融合。


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融合,中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颜爱民强调说,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古国,几千年积淀的文化,使得人文教育优势突出。我国的融合教育可以吸收和发展西方现代教育方式,同时融会贯通人文教育,让二者相得益彰,达到最好的效果。


如今的国学研修班,颜爱民坚持现代教育与国学教育的融合之道,邀请张国骥、刘铁芳、汪晓赞等省内国内文化教育专家,探讨中国现代教育改革最新动向和新的教育思想;同时请到朱汉民、孔海钦等国学专家、教育家同台论道,让中华优秀文化滋养更多人,团结更多人。

 扫一扫,即可关注
联系我们
电       话:0731-82296714    13308414996
投稿邮箱:1638442894@qq.com
地       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芙蓉南路二段390号,湖南长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C栋625号。
备案号:湘ICP17005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