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朱汉民院长精解《中庸》之道发表时间:2022-05-23 16:37 朱汉民院长主讲《中庸》之道 朱汉民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原院长、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 ◎中国书院学会会长 ◎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 ◎湖南人极书院创院院长 5月14日,初夏的早晨,微风正好,阳光不燥,草木繁茂,绿意盎然,普瑞酒店多功能报告厅,温文儒雅的朱汉民院长为第47期国学研修班的学员们讲授《中庸》之道。 朱院长走到讲桌前,轻轻落坐后很谦和地说:“很高兴和学员们一起来读读国学经典《中庸》。” 什么是经典?朱院长解释说,每一个民族都有支撑民族精神最核心和最有价值的观念、思维方式和信仰。民族文化精神、文化底色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一个民族的根与魂来自于经典。在秦汉后,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经典的主要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经学,经学的核心是四书,四书是关于中华道德的论述。 《中庸》在汉代出自《礼记》,到宋代出现在《四书》里,是贯穿《礼记》和《四书》的一部经典。《尚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朱汉民院长从故宫中和殿匾额解读“允执厥中”,“允”,是内心真诚的信仰,“执中”是中国政治、中国文化的至高理想。“允执厥中“即掌握“中道”,“中道”是国泰民安的一个根本大法,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至高理想。《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人生经验、人生态度、人生价值在各个国家和不同民族都有体现。 《礼记》全集《仲尼燕居》云:“夫礼所以制中也”。“中”表示正中、中间、不偏不倚,其标准即是礼。“庸”有“ 常”的意思,具体指常行、常道。所以,中庸的本义应为中道和常道。在儒家思想里,“中庸”和“礼”一样,都是要求人们自我约束、自我限制、自我克制。所不同的是,“礼”强调的是制度仪节,而“中庸”反映的则是制度仪节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方法,主张以“诚”作为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契合点。 图片第47期国学研修班学员认真聆听朱院长授课 朱汉民院长还摘选了《中庸》几个章节为学员们解读: 《中庸》第一章,全书的总纲。朱汉民院长认为,《中庸》之道可以上升为哲学高度来理解。《中庸》之道是根据人的本性而来,人的本性来源于天道,遵循《中庸》之道,是遵循内在的需求。之所以要遵循中道,因为中道合乎天命。 《中庸》第二章,时中。“中”道是因时而变的,合乎时宜、随时权变才能“中”。或止或行,或动或静,都要“与时偕行”,“动静不失其时”,也就是“时中”。得其“中”,所谓经也,因其“时”,所谓权也,有经有权,故能变通。 《中庸》第四章,过犹不及。“中”就是适度。“过犹不及”表现的是一个思想行为的“适度”原则。在“过”和“不及”之间找到一个合理之点、恰到好处的位置。《论语》云:“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恭敬、谨慎、勇敢、直率,本来都属于人的好品德,如果过头,其结果适得其反,所以尽可能恰到好处。 《中庸》第六章,执两用中。朱院长解读说,这是真正、真诚的扬善,尽可能地隐恶,不触碰不善的行为。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要考虑整体性原则,选取恰当的方案,不偏执于事物的某一方面,以谋求计划、行动的恰当。《论语》有云:“子曰: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朱汉民院长主讲《中庸》之道 《中庸》第十三章,忠恕之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尽己之心为忠;“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为“恕”。忠恕之道即换位思考,《大学》云:“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 一百分钟课程,朱汉民院长结合《论语》的篇章为学员们解读中庸思想,深入浅出,字字珠玑,学员们全程凝心静听,如沐春风,如饮甘霖,受益匪浅。大家被朱院长的渊博学识和师道尊严深深折服,对《中庸》之道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讲课最后,朱院长还强调:《中庸》之道可以是一种思想方法,让人不走极端;可以是一种行为准则,让人为人处世恰到好处;可以是一种人文信仰,让人保持澄澈明净的本心;可以是一种践行之道,引领人臻至“天人合一”的境界。 整理/ 李慧中 摄影/ 邓银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