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资深奉献者、第47期国学班副总统筹文钰:文君机上织锦绣 金声玉振扬正义发表时间:2022-05-24 10:33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人生的意义在于我们的灵魂离开这个世界时比来到这个世界时更好。”稻盛和夫这句人生格言也是资深奉献者文钰的行动指南。 从2014年的第九期国学班学员到近日的国学基金会十周年庆典奉献者,文钰在国学践行之路上笃定信念、风雨兼程。谈及近十年的心路历程,他微眯的双眼闪耀着自信睿智的光芒,言语中充满着深沉真切的感情: 国学践行是一种群体的力量。个人学习谦卑善下,处众人之所恶,则能汇聚众流而成江海。 国学践行是一颗赤诚的初心。以无我利他的纯粹,在新时代的激荡中经受考验,发光发热、惠及众生。 国学践行是一场幸运的际遇。从步入学习的神圣殿堂,聆听师长大德的布道开慧,感受奉献者们的发心大爱,在言传身教中洗涤心灵,静思悟道。 国学践行是一条皈依的正道。身处千年未有之历史大变局中、中西文明对心灵的碰撞之下,有时不知信仰在何方。但在国学文化经典的耳濡目染和传而习之中,找到了作为中国人的底气和自信。 作为一名资深律师,文钰从法律工作到国学公益中思考生命的意义,探寻人生的使命。 从十几年前加入绿色潇湘环保组织守护河流山川起,他就开始了运用法律知识保护环境的公益之路。在参与环境污染、非法捕捞的环保公益诉讼中,他认为处罚只是促使人们遵循法规的手段,在屡见不鲜的违法事实面前难以改变大众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 如何唤起大众的意识觉醒成为文钰律师苦苦思索的职业目标。在湘西助学公益行中,看到大山深处的孩子收到大家爱心捐赠的书籍衣物后求知若渴的眼神;在素食病房公益送餐时,目睹病人们一瓢食一箪饮中欣喜满足的笑容。将这些国学公益活动结合法律工作经验,他认识到一个人是否幸福,取决于是否有真实良好的社会关系,而增加法律规则意识,能使人生中许多不真实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会让人们更容易获得幸福。 为帮助更多人真正获得幸福,2019年他制定了一个“千万退休计划”,即自己退休前完成“一千次以上输出、一万次以上输入、影响至少一千万人”的设想。目前文钰律师已完成1700余次线上输入学习,涵盖法律文本、人生哲学、国学精粹多个领域。他还组织《民法典婚姻编七个故事》、《民法典公益组织是与非》等多个线下普法活动,以“案例+问题+法条+应用”形式解读《民法典》,触动一大批人,今后将影响更多的人。 “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文钰充分运用自己的职业能量,与传统士大夫胸怀天下的人生使命完美结合,从“博学之”、“明辨之”到“笃行之”,将儒家治学经世致用,身体力行惠及众人。其“普法之路”必会觉醒他人,其“千万之志”定将星火燎原。
天下明理、世人归心,不亦说乎? 采写/ 陈泰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