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宇宙观与现代时空论的统一:遵天道 效法理 修心性发表时间:2021-12-09 11:03 颜爱民 ◎中南大学教授/博导 ◎中南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国家CTTI源智库)主任、首席专家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组织与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湖南省人力资源管理学会执行会长 ◎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人极书院理事长兼执行院长 “天人相参,遵道法理,束身修心,返璞归一......”由颜爱民教授作词,曹志强老师作曲的《天人和谐赋》把我们带进了国学与管理高峰论坛暨第45期企业家国学践行研修班课堂。 11月27日上午,“宇宙洪荒,曦晖朗曜”虽然过了小雪节气,阳光温暖灿烂。长沙普瑞大酒店,尊敬慈爱、学识渊博、温润如玉的颜爱民教授为第45期国学研修班的学员们讲授《国学宇宙观与现代时空论的统一及其对企业家心智模式的改善》。 两个小时的课程,颜爱民教授从六个方面为学员们解析宇宙观与现代时空论的统一: 图片 第45期企业家国学践行公益研修班现场 一、多维时空观:颜爱民教授首先导入钱穆先生曾提出的“物世界、人世界、心世界”文化体系构建,解决“人与外界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人和自我内心世界的觉知”。这种“关系”可以理解为我与他人相互之间是什么样的互动状态,以什么样的相处方式,彼此间什么样的位置等等。 颜爱民教授以“天”字为学员们解析:中国文化首先解决的是“天、地、人”的关系。人之外的外部世界称为“天”,如看天意、讲天理、拜天地等等,阐述中国汉字与多维时空的关系。他还引用量子纠缠理论为学员们分析中医与多维时空的关系。 图片 第45期企业家国学践行公益研修班现场 二、“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源自于《易经》,自《易经》成书以来,天人关系问题便成为《易经》中最为本质、最为核心的思想精髓。人的自然认知都凝聚在这部经典里。 《易经》六十四卦是在整体上体现天地人“三才”之义,其宗旨是在于“顺性命之理”循“天人合一”之妙。从《易经》引申到中国文化最核心思想:“天人合一”思想。且从大到小,一以贯之,保持敬畏之心、悲悯之心、仁德之心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具有“大人”标准、“大人”学问。在时空上、多维空间上、一切自然力量上合乎天地自然的根本规律。老师引用《大学》再进一步阐述“大人”的定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修身的最后目标是上升到人和外部系统和谐:身心系统和谐、自然系统和谐、天地和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合天道,得天佑,顺天运”。 三、儒家宇宙观解析:颜爱民教授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董仲舒解析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天地之美在于仁德之美,生育万物,滋养万物,坚守仁德,才能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儒家认为,人、物俱为天地和合而生,从其来源来说,人与万物是一体的,天地是大宇宙即万物。 图片 第45期企业家国学践行公益研修班现场 四、道家宇宙观解析:“天人合一”是修道者经过自我体验,自我证悟,达到与形而上的宇宙本体的合一,从而实现人的本体存在的形上境界,同时它又是实现了超脱于尘世之外,与宇宙精神相通,与天地万物同体的超越境界,也就是不断超越感性自我实现“真我”的过程,即返璞归真。 道家主张通过“修心”来实现“天人合一”,主张恢复自然本性,回归天地自然,就能实现与天合一。颜爱民教授引用理学鼻祖周敦颐《太极图说》的动态图和文字为学员详细解析了“天人合一”之道。 五、佛家宇宙观解析:从《金刚经》和《心经》阐述宇宙万物间的整体关联性与相互依存性,通过视觉系统和感观系统,细微空间到无限空间,把自己归入无限的生命体系里去,达到“无我”状态,大慈大悲的胸怀就会呈现出来。 六、心智模式的改善:解读《列子》(卅四)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着、无住、无愿”。保持空杯心,不做定义不做评判, 先接受事情本身。通过改善和调整心智模式,突破眼界,才会豁然开朗。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孟子·告子章上》云:“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向,惟心之谓与!” 两个小时课程,时间很短,内容很丰富,颜爱民教授博通古今,融贯中西,案例分享把多维的宇宙观讲得绘声绘色、通俗易懂,深入学员心灵。颜老师语重心长跟学员们说到:“希望大家通过两天三晚的学习,心智模式能有所改善,能提高一点点,突破舒适区,会得到一大片。学知识更要开智慧!” 课程整理:李慧中 摄影:叶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