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医者的健康管理情怀——湖南国学践行资深奉献者袁媚英采访记发表时间:2019-09-29 16:00 第36期湖南国学践行公益研修班岳阳站开班在即。长沙筹备的各组奉献者师兄们早已在一个多月前忙碌开了。见到袁媚英师兄时,刚好是她与会务组的韩宇奇师兄对接完捐赠给本次开班茶歇期间供各位学员饮用的枸杞芽健康茶以及罗汉果秋梨膏。 从第14期做学员到第15期开始做奉献,袁师兄类似的捐赠几乎没有停过。从教务组到会务组,再从最近第33期开始在前场组做开班主持人,袁师兄在国学公益践行班经历的岗位在变,而奉献的初心始终不变。 "越奉献,越在奉献中得到内心的滋养“。媚英师兄以这样开头跟我谈及在湘西花垣助学的经历。2017年,已被推举为湖南国学践行公益基金会理事的袁师兄,受理事长颜爱民老师的委托,组织带领一批奉献者开展国学践行湘西公益助学活动。通过一对一的帮助,到目前为止已累计资助两百多名留守和贫困孩子上学。 "你可能难以想象,第一次到花垣时,我见到有些孩子满脸的苦,甚至连笑一笑都是奢望。他们完全没有城里孩子随想随得的自由。一个篮球或者一本书,就是他或她无比美好的心愿“。袁师兄告诉我,就是在那种情境下,她越发坚信,经济上的贫困,也会酿成心理上的贫困。 袁师兄原本就是一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生,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康复保健。作为在湘雅培训毕业的较早一批二级健康管理师,她对这些孩子处在贫困生活环境中如果长期缺乏良好的心理引导将会导致身心的极不健康状态具有职业的敏感性。她开始和一些孩子做朋友,在帮他们一个个实现小小心愿的同时,引导他们做自己的主人,从心理上走向健康成熟。现在这些孩子有的已经长大并走出了大山,到了更开阔的城市上大学。她仍然在关注这些孩子,并同他们保持着联系。 "是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让我对有效健康管理中的提前干预更加充满信心。”作为医生,由治疗已病的个人到关注平常人的健康管理,再到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的试点落实,袁师兄的健康管理师之路也是经历了痛楚才走过来。 2009年初,袁师兄居住在贵州一个小县城的年近七旬的公公,因当地工业严重污染环境,导致身体多个器官的疾病,尤其是心脏起搏不正常,因此将公公接来长沙以中西医结合调养。 五年过去,公公在她的悉心医疗照料下,生命得到了延续。但当有一次她去外地学习期间,公公因感冒被送到了某大医院,因为西医过度医疗却导致了心脏的功能衰竭。当她赶到ICU病房时,公公扯掉包括呼吸器在内的抢救装置,拼命抓到了她的手后才倏然离世。那一刻,袁师兄心中欲救无力的痛,直到今天一旦说起,亦止不住泪如泉涌。好一会儿过去,师兄才稳定情绪。痛定思痛。也就在那段时间她对中西医医疗作了多方面对比反思。也就在那段时间后,她走进了湖南国学践行的课堂。课堂上萧长江教授推出的《<黄帝内经>与养生》课程给予她极大的启发。上医治未病”:资之以食物味色,聚其精气,故食补胜于药补;“中医治欲病”,辅之以药物味性,宜于调其阴阳;“下医治已病”:药疗之于重症,以毒攻毒救其命抑或亡其命。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即已指出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可见,中医历来防重于治。而这正是健康管理的核心。 "虽然健康管理肇始并兴盛于美国,随后德日发展也各有千秋,但在台湾的发展却呈现植入传统文化的特点。我们大陆的健康管理必定要吸取中医的天人合一、整体预防的医疗理念精华,同时不断挖掘简便并易于推广的中医疗技才能走得更远更长久。"这是袁师兄近年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西医健康管理现场考察后得出的结论。 "如何将中医健康管理落实到社区居民健康管理中?“袁师兄告诉我,在国学公益践行的奉献历练过程中,她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公益。也就是爱的传递。 就在上月举行的新韶社区首届膏方节中,袁师兄和她的团队联合研发的罗汉秋梨膏,促进健康,老少皆宜,反映特别良好。作为这种膏方的主原料秋梨,同时有几万斤运到长沙,作为原产地河南宁陵县农民的公益义卖扶助。 通过国学公益践行的滋养,袁师兄最大的希望就是将中西医尤其是中医健康管理理念影响到更多人成为自我身心的健康管理者。就象袁师兄在她的微信朋友圈所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这应该是媚英师兄心中大医的情怀写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