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兰:劫后余生好报恩发表时间:2019-08-02 14:47 何兰今年48岁,长沙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第29期国学班学员,第30期、31期、32期奉献者(助教)。 2017年3月,被检查出罹患乳腺癌,外科手术,持续化疗,心灰意冷之时,她写下遗嘱:如果不治,拜托哥哥嫂子帮助培养儿子长大成人,越洋留学,学成报国。 生命最黑暗的时刻,对国学班早有耳闻的母校闺蜜谭同学邀她参加6月底举办的29期国学班。“天人合一”“性命双修”“历事炼心”“安住当下”,一些闻所未闻的国学修身养性观点扑面而来,特别是主讲老师中医博士萧长江教授的“把坏事当好事”“把疾病当朋友”的中医辨证观,对她触动很大。 一场大病,没有击倒她,反而为她打开另一扇窗。7月份起,每期国学班就多了一位叫何兰的奉献者。 “我为什么喜欢当助教?可以遇见和服务不同的人,将我遇到的善意和美好,回报在他们身上。”何兰说。 每期组员的构成不同,对国学的理解不同,参训目的有别,以前的助教经验,此次可能根本用不上。助教需要保持空杯心态,自加压力自我勉励不断精进。她觉得,倾听组员讨论是最受益的环节。大学生中学生,大学老师,现役军人,企业家,普通劳动者,各种职业各种看法各种观点各种碰撞,也让自己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变得立体而丰满。 此次助教之行,何兰可谓一波三折。先是时间上与三医院的护理康复年会有冲突,只好委托同事代劳;开班前夕的20日,丈夫高烧不退,21日凌晨才陪他打完吊针,上午还在陪他跑医院,下午又赶到国学班。儿子读初三也处于关键期。但想到能够服务国学班,一切困难都瞬间秒过。 21日深夜,何兰还在为从山西运城坐高铁赶过来参训的一家三口安排住房。 带动家人践行国学,是何兰报恩之旅的开门课。丈夫是西医博士、教授,出生在中医世家,从小对国学耳濡目染,参加过活动部的“悦行汇”,他当即表示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国学践行研修班义务讲座,创造性传承祖辈父辈的医者仁心。 儿子对妈妈践行国学的理解与配合,也是何兰没有想到的。常见的青春叛逆在儿子身上不见踪影,有的是对妈妈的体贴关心,对生命亲情的倍加珍惜,对早睡早起顺时养生的认同,对君子八德修身的知行。反映她在病中与儿子共同成长的书信《病中书》,在“国学践行”微信刊发后,成为一时美谈。 在工作中推广国学,与同事圆融相处,日行一善,读书打卡,运动打卡,义工接龙,践行国学的何兰简单而充实,快乐而幸福。 何兰说,虽然自己是癌症患者,但早已不关心五年或八年生存率,她只想知道下一期国学班什么时候在哪里开班,组委会还需要她做些什么,以便提前准备,从容上阵。 撰文/刘连松 编辑/尹飞飞 摄影/尹飞飞 叶新球
文章分类:
11学员感悟
|